7月27日凌晨,2023年洋通高速路面專項維修項目順利完工,迎來運營后的首次路面修復。短短6個工作日,在各參建方的通力合作下,完成了三個收費站內外廣場匝道以及樞紐橋面十余處瀝青路面破損、龜裂以及路面松散病害的修復。
開工前,為了實現“安全生產”的再提升,監理部配合業主、交警、施工單位等部門,提前召開交通組織協調會,為應對多樣化的匝道路況,堅持“對癥下藥”,每一段匝道都制定了切實有效的交通組織方案,保證交通安全暢行。同時,為有效把控項目質量,監理部及時組織召開交底會,做好安全、技術交底;除此之外,組織路面病害處置方案現場會,針對不同匝道、橋面不同病害的修復,提前做好方案技術交底和規劃部署,為項目的穩步推進奠定基礎。
路面銑刨過程中,監理部、項目部人員烈日炎炎下依舊堅守一線,深入研究裂縫形成原因,并檢查銑刨后路面清潔狀況,保證粘層油噴灑前干凈無污染。
為有效解決路面病害,本項目在科創賽道上再發力,一是應用了二階環氧樹脂,針對收費站廣場匝道拼接主線段等路面結構薄弱環節,利用環氧樹脂防水粘結層優異的粘結性和密水性,保證層間具有良好的粘結效果,以實現延長匝道使用壽命的目的。二是首次使用高溫固化環氧樹脂黏結料,在銑刨橋面系面層后,作為橋面系粘結層材料均勻涂刷于混凝土調平層上,涂刷后可立即攤鋪上層混合料,有效提高橋面系鋪裝層的整體受力性能,達到路面長久、耐用的要求。三是應用了灌入式瀝青砼,通過在大空隙瀝青混合料中灌注特種灌漿材料,使路面具有十倍優于普通路面的抗車轍性能,有效降低收費站入口前段因車輛剎車以及重載交通荷載作用導致的車轍病害。
蘇通大橋專項監理部將繼續貫徹服務方針,吸取本項目的寶貴經驗,總結亮點工作,踐行服務理念,不斷提高管理水平,迎接未來的機遇和挑戰。
供稿:王嘉文
審核:王海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